俯瞰Machine Learning
这篇的内容主要是摘自Machine Learning 这本书第一章节,我觉得蛮有收获的,希望可以提供一个不一样的角度。 另外,这本书真的不错,是我导师推荐的,最重要的是我们Sussex大学图书馆竟然有!我会告诉大家我们图书馆连一本介绍Ruby的书籍都没有么。。可能是因为这本书是Cambridge出的,作为英国同乡总要给些面子吧,就引进来了。
既然是‘俯瞰’,那肯定不是某些特定的技术。首先,问大家这样一个问题”Given a real world problem, how would you reduce it to a ml problem.(一个实际问题如何转化成一个ML问题?)” 引自reddit。 这样的问题好像很没有头绪,但是别慌。书里给出了一个蛮不错的答案:其实大多数机器学习问题都着重干的3件事是关于Task, Model, Feature的。 具体来说,实际的问题到底是要处理哪个Task:分类(classfication)? 回归(regression)? 聚类(clustering)? 而不同的问题也要根据其场景去选择不同的model(稍后详细描述)。 在真正使用模型的时候,更重要的可能是feature的选取、生成。例如:在SVM中的kernel trick就是一种关于feature的操作,亦或者 pre-processing。通常来讲,我们大多数情况下不能直接获取到适用于model的数据,自然要对feature进行一些处理喽。
这里我重点想聊一聊Model。在作者看来,Model有三大类型:Logical model, Probabilistic model, Geometry model. 大家可以试着回顾一下3种model里面包含的算法。这里我分别举例一下他们典型的代表: Decision Tree, Naive Bayes, SVM。 这样分类有什么好处呢就是各个类别有其特点。比如 Logical model比较直观(主要是Tree的表现形式),其很多思想源自computer science (如DNF,CNF)。 Probabilistic model的思想则更多是源自数学喽(尤其是概率与统计)。Geometry model也是很直观的,几乎所有课件都会来个二维平面, 然后各种正例反例加个decision boundary去解释来解释去,当然也免不了最优化,解析几何的一些数学概念。
在处理实际问题时,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在意过这样一个角度,这些模型其实还有个区别就是在于输入数据的类型,即离散值、连续值。 其对应的概念就是Grouping model, Grading model。举个例子:训练数据里面有两个正例为(5.0, 3.0), (1.3, 2.4),两个个反例为(-5.0, -3.0), (-1.3, -2.4)。 对于Geometry model可能直接画个直线(decision boundary),然后告诉你在直线的一侧,任何数据都是正例,另一侧都是反例(连续的感觉有木有)。 而对于Decision Tree,可能会问你这样的问题,对于新来的数据(x,y), x和y > 0乎?(离散的感觉有木有) 要是大于0呢,就是正例,否则呢,就都是反例。 从书里摘两个图给大家,希望大家能有个俯瞰的感觉。
字段说明(geometry model, probabilistic model, logical model, grouping model, grading model, discrete value, real value, supervised, unsupervised, multi-class)